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小说txt下载 > 第155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

第155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一号狂枭吐槽节目:我怒怼百万家长美利坚胜者为王三国骁雄韩遂五代十国往事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汉末圣人留里克的崛起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皇城司第一凶剑奋斗在沙俄修仙,从抢夺主角机缘开始盛唐挽歌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寒门崛起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辅国郡主

江淮争雄

杨行密在“清口之战”中大获全胜,却不能扩大战果。一方面是朱温驻防宿州,构成了强有力的战略纵深另一方面则是背后的钱镠。

钱镠与朱温的想法是一致的,都希望让对方牵制住杨行密,从而使自己在正面战场上获得优势。

故此,钱镠联合洪州钟传、鄂州杜洪此二人均面临杨行密的威胁、青州王师范,联合上疏朝廷,请求朝廷准许朱温同志扛把子,干掉地区不安定因素杨行密。

杨行密挫败了朱温南下的军事行动后,就调兵遣将,回头收拾杭州钱镠,派将领周本赴援苏州,另派将领秦裴率三千人马攻陷昆山。

钱镠部将顾全武围困苏州已超一年,城内弹尽粮绝,岌岌可危,援军周本又被顾全武击退,困守城内的淮南大将台蒙万般无奈,只能弃城逃走顾全武奋力追杀,斩获甚多,之后率领一万余人进围昆山。

城外是顾全武的一万多胜利之师,城里是秦裴的三千疲惫守军。

秦裴毫无惧色,竟然屡次主动出击,挫败顾全武的攻势。

毕竟寡众悬殊,秦裴的战斗损伤相当严重,但这丝毫无法动摇他顽强的意志。秦裴让老弱病残身穿铠甲、手拿长矛,担任警戒和迷惑敌人的任务,而让强壮的人拉弓射箭,最大化提高火力覆盖面。

顾全武派人劝降秦裴,说纵然你有几次小胜,但终归还是要失败的,不如早降。

秦裴答应投降,并让使节捎来一封秘密信件,说是商讨投降事宜。

顾全武非常高兴,召集全部手下,要当面开封,共同见证奇迹的时刻,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

在万众瞩目中,顾全武拆开了信封,里面却是一卷佛经。

原来,顾全武早年出过家,当过和尚。秦裴这是故意恶心他。

当时的气氛很尴尬,顾全武臊得满脸通红,怒道:“秦裴是真想死吗?敢如此羞辱我!”于是加派部队,加大攻击力度,并决水灌城,水淹昆山。

不久之后,被大水浸泡的城墙出现大面积坍塌的情况,城里的粮食也已经吃完,秦裴实在无力抵抗,只能选择投降。

这次是真的投降了。

钱镠听到昆山投降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下令为降卒准备好热饭热菜,以笼络人心。以战况来分析,钱镠、顾全武估计城里应该有一千兵,所以下令准备一千人的饭菜。

可等守军出来后,钱镠、顾全武才惊讶地发现,城里竟然只有不到一百个老弱病残。

钱镠大怒,对秦裴说:“你手下就这点儿人,怎敢犯我军威?欺我两浙无人吗?”

秦裴答道:“杨公待我恩重如山,不忍辜负。今日是因弹尽粮绝、城墙坍塌,实在无力抵抗,不得不降而已,并非是真心要投降!话撂这儿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钱镠深受感动,暗赞秦裴是位忠义之士。

顾全武也摒弃了个人恩怨,主动替秦裴求情,说他侠肝义胆、忠勇可嘉,请务必赦免他。

钱镠欣然同意。

不以成败论英雄。昆山城外,钱镠、顾全武、秦裴,三条好汉。

在与钱镠反复拉锯一段时间后,杨行密看清了事实,承认钱镠已经今非昔比,不再是小小的杭州刺史,更不再是董昌的小马仔,钱镠在两浙一带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且杨行密已经陷入到了南北两线危机中,北有朱温、南有钱镠,必须及时调整工作重心,以免遭夹击围剿。

于是,杨行密主动送回了被他俘虏的前苏州刺史成及,与钱镠和解。

当年,钱镠全力围剿越州董昌,杨行密对钱镠发动进攻以牵制其精力。常熟守将开城投降,将苏州刺史成及献给杨行密。

杨行密视察了成及的家,发现他的家中只有满屋子的书籍和药物,认为成及是个品德高尚、清廉的人,于是将他接到扬州,委以重任。

成及失声痛哭,跪拜杨行密道:“我家男女老少一百多人,都在钱镠那里。我失守苏州而没能殉职成仁,已经相当惭愧,怎么敢再奢求荣华富贵?我愿用我一个人的性命,换回全家一百多条性命!”

说罢,就拔出佩刀,要抹脖子自杀。

杨行密立刻抢步上前,搂住他的手臂,将其制止,然后不再勉强他在淮南任职。在扬州城给他安排了一个宅院,供他居住。

成及的院子和房间里,摆着各式武器,然而杨行密常常独自一人前去拜访,还跟他独自对饮,丝毫没有戒备,展示他对成及的无比信任。

虽然成及品行高尚,但终究不能为淮南所用,大有徐庶在曹营的意思。所以现在杨行密主动把他送还给钱镠,向钱镠示好。

钱镠也送还了魏约等淮南俘虏,作为回应。

于是,江淮一带的争斗稍稍按下了暂停键。

晋汴争霸

朱温侵淮失力,自身实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骑墙派”的小弟们免不了用脚投票,与淮南杨行密眉来眼去,例如襄州忠义节度使赵匡凝赵德諲之子。赵德諲,秦宗

目录
修仙,从抢夺主角机缘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