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无情也动人百度网盘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它小说 > 贵妃无情也动人百度网盘 > 造化

造化(第1/3 页)

目录
最新其它小说小说: 你别太嘴硬御赐第一女仵作娇娘二嫁谬果[破镜重圆]含黛大明一家人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娇华(双重生)心动难眠念念勿忘奉御女官(清穿)饲蛇[女尊]被继兄阴湿觊觎后原配冰肌玉骨,随军后被宠上天变成路人甲后(女尊)六十年代大厂美人我靠线人系统在刑侦文里当热心市民恶人相爱粉色暴雨虐文女主靠五岁女儿躺赢

第40章造化

章献太后想让她以太后的身份与皇帝同议军国大事?杨太后又仔细看了一遍密旨。

清清楚楚白纸黑字写在上面,左下角同样盖着鲜红颜色的凤印。

错不了。

杨太后看着这道旨意,愕然的同时又诧异非常。连她都清楚自己几斤几两,章献太后难道不清楚么?既然知道她压根不是政治那块料,为何还要交给她这样一道密旨?

杨太后绞尽脑汁都没想明白。

自从打开密旨后,她整日茶饭不思,成天都在想这事,就连最近皇宫里发生的几件大事都没心思处理。翠锦从杨太后刚入宫的时候就服侍她,多年的朝夕相处让翠锦成为这个世上最了解、也最忠心于杨太后的人。见到杨太后如此为难,她便主动提出为杨太后分忧。杨太后对这个跟了自己几十年的心腹是很信任的,况且她现在也的确需要有人一起商量,便将密旨里的内容告诉给了翠锦。要说这翠锦还是有几分头脑的,她联想到近日宫中发生的事,以及杨太后平日的所思所想,略微思量后,心中立马有了主意。“太后娘娘,您不是一心想接曹小姐进宫么?如今这可是个好机会呀。”

杨太后皱眉看她一眼,“从何说起?”

翠锦笑道:“太后娘娘,您忘了?皇后娘娘已经被禁足好些日子了。”

原来,前段时间皇帝召见尚蓉儿。

这尚蓉儿一向与皇后不合,于是吹了几句枕头风。哪知恰巧就被同样赶来看望皇帝的郭皇后听见,于是二人便争执起来。

郭皇后愤怒之下,举手扇向尚蓉儿。

皇帝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上前挡在了尚蓉儿身前。郭皇后收不住势,正正好打在皇帝的颈部,留下几道血迹斑斑的鲜红划痕。

皇帝顿时龙颜大怒,甚至等不及第二天上朝,即刻召见群臣,将自己脖子上的伤痕展示给大臣看。

毁伤龙体,大逆不道!可诛九族!

原本想劝皇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臣子见此都不好开口了。

皇帝见群臣哑口无言,当即说皇后无德,他要废后,另外又举了郭皇后在位八年,始终无孕的事实,想要以七出之条,为自己废后增添砝码。

理由充分,证据又足够确凿,按理来说是可以的。但皇后毕竟是元后,还是章献太后亲自选的,地位非同寻常。

再者是世家之间利益错综复杂,关系盘根错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如郭皇后的父亲与兵部尚书钱希圣是儿女亲家,钱希圣又是刘家老夫人钱氏的亲哥哥……这一层又一层的,若动了其中一家,必然一石激起千层浪。

是以,与郭皇后有利益关系的,自然不希望她被废,于是百般阻挠,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劝皇帝不要废后。一方劝阻,一方支持,但大多数还是保持沉默,局面一时僵持住。

皇帝不能立即废后,但郭皇后又的确犯了错,于是只好将郭皇后幽禁起来,与群臣慢慢商议,等候发落。从皇帝嚷嚷着要废后到现在,郭皇后已经被幽禁了差不多快一个月。

这期间,郭家派人来求过杨太后。

但一来,杨太后还为郭皇后当初越过她向章献太后告状一事耿耿于怀。

二来,她那时正为第二道密旨的旨意左右为难,压根没心情理会外界的事。

所以便没搭理郭家的人,连见都没见他们一面。这会儿么,经翠锦一番提点后,她倒颇庆幸当初得亏没搭理郭家。

毕竟郭家与刘家有亲,若让刘家来作说客,她反倒不好直接推辞。

如今这种形势正好,她可以继续装聋作哑不管这事,然后在背后悄悄耍手段。

“陛下铁了心要废郭氏,后位不能久久悬空,既然如此,倒不如选一个太后娘娘看得过眼的人当皇后。娘娘与她婆媳关系和睦了,后宫也能和谐稳定,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让陛下操心前朝的同时,还要为自家后院的事焦头烂额,耽误国事。“翠锦提议道。

“理倒是这么个理。“杨太后双眉舒展,深以为然,“只是…她若有所思看向翠锦,“这与第二道密旨里的东西有何关联?”

翠锦笑道:“娘娘可以主动将密旨交出去,与陛下做交换,条件就是等郭氏被废以后,立曹小姐做皇后。”“奴婢这几日冷眼瞧着,您很是为这密旨为难,想必是不想掺和进政事以及得罪陛下的。”

“但若贸然交出去,这里面的东西又过于敏感,恐会引来陛下无端的怀疑,倒不如借曹小姐这事作梯子,以此为交换。”“娘娘另有所求,不是白白交出去,反倒不显得那么突兀。”

“不仅不会引得陛下猜忌,娘娘还能顺理成章让曹小姐进宫陪你。岂不两全其美?”

若说原先,她的确心心念念想要曹青颖入宫为妃,可事到临头杨太后反倒犹豫起来。

“可青颖那丫头年初出了那样的事,当时全京城的人都在议论,现如今提议让她当皇后…皇后是一国之母,地位尊贵,我就怕前朝的大臣不同意。”

翠锦

目录
甜妹在哨向世界苟成万人迷流星划过赛博陷落绝代先知[一人之下]那你说怎办文荷与莺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