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改势、改命、改运(第2/3 页)
屁啊?
卫渊自是不用多说,人家是跺跺脚就能让东南犹如地龙翻身的存在。
而那位卫氏族老,可是让无数商贾都要钦佩、巴结、效仿的存在!
人家的生意范畴,虽然主要是在河东路,但要是人家去到两浙或是福建路乃至国朝任何一个地方。
当地有名有姓的世家、望族、商贾,都要上杆着去逢迎示好。
无他,只因先帝那句‘忠义之商’。
靠着这四个字,足以让河东卫氏屹立百年不倒。
没想到啊,在商界可呼风唤雨的人物,也要依附忠勇伯卫渊的势力。
如此说来,自己所送之礼,果真是显得小气了。
可那些礼物,对如今之盛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啊!
想到这儿,盛维的脸色只剩下尴尬。
怪不得忠勇伯不要,人家是不缺这三瓜两枣。
若是要了,回头再惹一身骚,可该如何是好?
...
卫家老宅那边。
盛长柏小跑着追上卫渊,道:“舅舅且慢,外甥有一事相问。”
后者驻足,回首看了看他,又看向明兰,道:
“你先回去。”
明兰先是向卫渊作揖,又向盛长柏点头示意后才离去。
卫渊好奇道:“有事?”
盛长柏道:“方才用晚食时,外甥不便问及。”
“今年吏部要整顿,所以大考延期一年。”
“待到来年开春,是否为入科场的最佳时机?”
大周会试,每三年一次。
嘉佑二年至今,刚好三年。
按照知否时间线推算,盛长柏的确要在今年参加科考,然后中榜。
只是如今变数太多了,已经不能用‘知否’里的剧情和时间线来推断。
“吏部改制,今年有不少官吏都要以开缺回籍的名义落得个弃官下场。”
“待到明年,朝廷定然需要大量人手,明年科举,或不亚于嘉佑二年。”
闻言,盛长柏面色一喜,如此,可算是还未得进士出身的读书人福音。
当然,这也是王安石的套路。
吏部改制,看似是将天下读书人都得罪了一个遍。
但是只要明年科举照常举行,那么还未得到功名的那些读书人,都会将王安石奉若神明。
届时,吏部改制就成功一半了。
“谢舅舅告知,外甥感激不尽。”
盛长柏深深作揖。
嘉佑二年的那场科举可是古来罕见。
无论是从取士人数、质量上来看,都远超往昔。
这是赵祯一朝养士多年,最为可观的成果。
对于朝廷上的动静,盛长柏大可以问盛竑,只是,吏部改制这样的大事,以盛竑的权限还触及不到。
思来想去,盛长柏只有问卫渊了。
翌日。
一大早,卫渊就来到了父母墓前。
与之同行的,还有僧道儒三家与河东、两浙卫氏诸多人。
待今日将父母与祖父祖母坟墓迁走,卫渊大概率此生都不会来到这卫家村了。
卫渊在前跪倒在墓前,行三跪九叩大礼。
由于这等场合,不便女子露面,尤其是是像明兰这等还未出嫁之女,所以,今日之事,明兰只能是在远处旁观,不得向她的外祖父外祖母墓前叩拜。
此刻,有道门中人撒纸钱,做法事,起水陆道场宣坛,迎功曹、揭谛与四圣,神威远镇,以待起墓吉时。
有佛门中人起宣坛榜文,念佛经咒语,恭请诸伽蓝携卫渊父母往生极乐,来世不受病痛之灾,福及后世子孙。
约莫到了正晌午。
道门中人晃铃而止,矗立于法坛边缘,大声道:
“吉时已至,恭请四方诸神消灾洗业。”
“起墓迁坟!”
孔家人矗立于坟墓一旁,缓缓打开一副卷轴,朗声念道:
“圣恩浩荡,天朝追封朝议大夫、诰受永嘉郡夫人,驾灵移墓,恩泽后世...”
光是这三家之人,就约有二百余人,声势不可谓不浩荡。
卫渊也能感到卫游的用心。
按照卫游的话来说,无论婚丧嫁娶或是给祖宗迁墓这等事,只要身为晚辈的人重视,其他人自然也会重视。
“爹,娘,孩儿不孝,扰了您二老清静,请随孩儿去京中。”
卫渊再次行三跪九叩大礼。
几位河东、两浙卫氏长辈,几乎是与卫渊父母同辈的人,开始挖坟起灵。
待到卫渊父母棺材被人抬起放入新椁当中。
卫渊立即用针尖刺破手指,滴滴血珠落在法坛中的朱砂碗里。
那道门中人用朱砂搅合鲜血,再用朱笔侵占,点在四圣灵像眉间,道:
“山川有灵,四方有神,今贫道为全卫氏后人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