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曾孙朱高炽,拜见老祖宗!(第1/5 页)
傅友文默算了一下,如果朝廷正常拨款赈灾,那可能比这亏损耗费的钱财更多的多。
为什么呢?
外面市场二十文,朝廷却以十五文,这在百姓看来就是恩。
十五文,就算再穷的家庭,买一斤,紧巴点用,都能度过大半个冬天!
这真是造福百姓之举!
同时,由于朱元璋一改往日形象,对天云观特别关照。
傅友文隐隐猜测,天云观不会有朱家人吧?或者是高人!
之前的商税等事情,他猜到老爷子背后有高人提点,或许….这高人就在天云观里。
要么是朱家人,要么是提点的高人。
只有这两个可能性,老爷子才会特别关照天云观。
傅友文心绪收回,此刻心悦诚服的对朱元璋道:“吾皇英明!”
詹徽也想明白了,跟着拜会:“吾皇英明!”
两人发自真心,没有一点掺假。
老爷子这是真正做到了将百姓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大明有如此帝王,乃大明、汉家百姓的福分!
朱元璋道:“那中,咱让大孙去说说。”
当然,朱元璋还有一点没说,现在国库少银,让他一下子拿六万两,拿不出来。
但他可以利用老爹的无烟煤先卖钱,卖掉的钱,朝廷只需每斤贴补五文,将差价给天云观就行。
这样一来,就能完美解决国库少银的问题!
啧啧。
朱元璋笑了。
.…….….….….….
翌日。
午后的应天大街,熙熙攘攘皆是路人,雪停之后,百姓们泛发出强大生机。
应天府街道上人头攒动,各种走商贩卒、僧道客旅穿梭在繁华富饶的京师。
渐渐的,商贩的吆喝,邻里的争吵,孩子的欢笑,牛骆嘶鸣,马匹奔波等各种声音碰撞在一起,变成一张活着的大明京师生活的画卷。
应天府是大明首都,也是各番邦等商贸交易中心,它是一個包容性很大的城池,也是一个处处都是商机的都城。
今日的应天府,人口显得格外的多,路上的百姓密密麻麻,看上去十分拥簇。
朱元璋今日特地出宫,并且还带着朱雄英,来到定淮门附近。
“爷爷,我要去师尊那修炼,您老带我来这干什么?”
朱雄英有些不满。
朱元璋气笑道:“臭小子,咱只是占用你一点时间也不行?”
“反正….你放心吧,咱也不敢和你师尊抢你时间,和咱待一会,你就过去,不占用你太多时间。”
有朱元璋这句话,朱雄英也算是放心下来。
他以前不会这么赶,但最近修炼已经小有成就了。
师尊也说他小有成就,都可以隐隐触碰修仙的那道凡人与仙人的壁垒,筑基境。
此刻。
朱元璋让朱雄英在原地待一会儿,自己去城门那边说了几声,随后才背着手走来。
“走,咱爷俩,上城门去。”
朱雄英点头,跟在了朱元璋身后。
只不过朱雄英上了城门,总感觉城门上有些古怪。
这里的队伍,似乎都很紧张和凝重。
朱雄英挠挠头,也没想明白为啥。
不多时,老爷子便回头对发愣的朱雄英道:“愣着干啥?进来!”
城门上有专门的城堡,里面有的是指挥所,有的则是堆积兵戈的仓库。
朱雄英随老爷子来到指挥所内。
里面早有人在窗户旁边,陈设了桌椅和茶水。
窗户是木窗,想来是为了便于指挥打仗和防止流失射入。
朱元璋推开木窗,下面越来越多的百姓靠近定淮门下,密密麻麻,人头攒动的拥挤在一起。
每一个百姓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渐渐的,就人声鼎沸起来。
城门下,有行伍士兵在维持秩序。
百姓们自觉将队伍排成长龙。
“军爷,啥时候开卖呀?”
“就是啊!咱听到消息就来排队了。”
“朝廷真的十五个钱一斤,卖无烟煤吗?”
朱雄英听着下面百姓的讨论,有些惊愕的侧目看着朱元璋。
“爷爷,您昨天才知道无烟煤,这才多久啊,百姓他们怎么都知道了?”
朱雄英不得不感慨,从爷爷知道无烟煤后,到现在总共才一天左右,而百姓们都知道的七七八八。
换句话说,这一天里面,朱元璋做了很多事。
让人通知百姓朝廷低价抛售无烟煤,让朝廷购买无烟煤,然后安排军兵去搬运卧牛山的无烟煤,这前前后后,可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调动。
短短一天,朱元璋便做到这种高效的效率,朱雄英怎能不惊讶。
朱元璋笑着道:“这是福及天下百姓的事,咱怎能不慎重?昨天早上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