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第2/3 页)
可惜,现在户帖管的严,父母在不许分家。
“这么说是咱们全甲都上了?
嘿哟,长顺定然要埋怨死我,他多少次想迁入府城,我都不许。”沈善信头大,“老八,你帮我给他写信。”
“现在迁,县衙哪里会放。”老爷子戳破大哥的幻想,两兄弟坐在角落里一起望天长叹。
沈善信忽然道:“小叶说的教人染布不可行,这是吃饭本事,得自己人来。”
“唉,挑谁?”老爷子还没确定。
而沈小叶也在长叹,“茜草的颜色与苏木不同,染红布时得多染一次,都是钱啊!”
“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你不是说能再卖三千多匹,咱们这次的本钱就全赚回来了,而且手里还能留下万匹。”黄氏绝对的热情高涨。
外婆林氏但笑不语,不断给两人摇着扇。
沈小叶重重的点头:“一下全卖完最好,那样我就把德润的空铺盘下来当个中转地也无所谓。”
为了挣钱,拼了!
肝到半夜的娘几个,终于染好了十匹布,这才心满意足的睡觉去。
次日一早天不亮,沈小叶就爬起来床,但是她再次完败家人。
不论是舅舅还是表哥,都已经在进城的路上,而外公还在河边看守布匹。
她一摸昨晚染的布,还有些湿,于是丢开做别的去。
“小叶,先喝碗鸡蛋水,今天由你替岁哥儿上课。”大舅母黄氏端出了一碗加糖鸡蛋花。
“还有这任务?”沈小叶停止打拳,火速喝完水拿了舅舅的小黑板就跑水村里磨房那儿,黄氏喊都来不及。
到达时,已经有好些孩子搬了凳子等着。
看见年龄大的她倒也不怯场,就是人到齐开始讲课了,才发现自己没有教材。
行吧,难不倒咱。不就是舅舅舍了三字经,先开讲千字文,黑板上有写着今天的内容。
可她教了大家几句后,举着自制黑板让他们学写上面字时,所有人都看着她。
“怎么了?”沈小叶收回黑板看,她没教错呀!
钱壮壮举手站起来:“小叶,以前长岁叔教的时,会把每句里的小故事告诉我们。”
“可有意思了。”前排何家的小女孩特别喜欢听。
更有孩子道:“有武王伐纣。”
“还有嫘祖制衣。”
“……”
沈小叶看看板上的: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鬼的故事,她没深入学过。也不对,家里书上注解这句好像与三坟五典有关。
正在她抓耳回想人名时,忽然陆观的声音传来:
“第一句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是说古都长安皇宫里面的房屋建制,向右通广内殿、往左达承明殿……
坟典实际上是八位先贤的书,有伏羲氏,他是……”
沈小叶听着听着,不禁暗赞,同时也告诫自己,认字不等于知识。
待生活富足更稳定后,她得跟着舅舅表哥重新学习,否则将来他们吊书袋,自己只知哪本书,却不知哪个袋。
日后和更多人做生意,说不定遇上个儒商,得充电。
待陆观讲完,她头一个鼓掌表示赞扬,孩子们互相看看后,也统一意见给他拍手。
接下来描字时间,沈小叶和陆观走远一些,夸道:“可以呀,信手拈来。”
“他留给我的,现在越来越多。”陆观点点心口。
沈小叶上下打量他:“该不会,你是吊打国子监脚踢崇文馆的主角?”
“不敢,我就是的偶尔跑龙套的,最近才加戏。”陆观没兴趣做什么主角配角。
大一统上升期的封建王朝,要么货与帝王家,要么当个富贵闲人长命百岁,他不想劳心劳力,官场勾心斗角还是让沈恒干吧。“我来看看怎么染布。”
沈小叶吐槽道:“一天到晚溜达,你这是养伤吗?
该不会为了延长病假,拖着迟迟不愈?”
“我对现在的国子监很感兴趣,是文武都教,六艺全习,连军阵都有教习,建议你舅舅也考进去。
每个县都有推选名额的。”陆观希望有个伴一起上学,遇到问题还能互相研讨。
沈小叶:“监生免税役多还是秀才举人免税役多?”
陆观纠正她道:“古代都不免正赋,只免徭役杂项。
当然,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古今无有不同。”
“看舅舅的决定,他府试名次不高,和孙山紧邻。
即便是有名额,也不大轮得到,何况我们熟悉的谭县丞调走,也不知调去了哪?”沈小叶可以积累家底提供金钱上的帮助,但其他得舅舅努力。
与专门研习科举几百年的古人比试,今人并没多少优势。
沈长岁自己也清楚斤两,所以潘先生带的时文,他尽数接受,但请假遇到了阻力。
潘先生道:“陛下给赏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